
2025年3月3日,人民网以《山东成武:握指成拳聚合力 “社社联合”奔共富》为题,对我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整合闲置资源,探索新的农业产业,带领农民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进行报道。
山东省成武县依托土地资源和产业优势,积极整合组织体系、区域资源,探索推行“一村一社”“多村一社”“片区联社”等多种模式,将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,发展规模经营,引导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与农户紧密联合与合作,通过保底分红、入股参股、服务带动等方式,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。
在九女集镇吕庄村粉条储存基地,一摞摞成品粉条整齐排列着,粉条色泽透亮,根根分明,泛着诱人的光泽。看着这凝聚着无数心血的劳动成果,村民王美玲笑得合不拢嘴。
王美玲说:“吕庄村成立了地瓜合作社以后,村民都愿意来栽地瓜,种了地瓜我们得到了一份收入,感觉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提高,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那样,村里越来越好,我们过的非常幸福”。
吕庄村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责主线,大力开展农村集体“三资”问题整治工作,将57亩河滩地收归集体,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进行红薯种植,以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。村党支部书记刘宜存说:“我们加工的粉条在市场上反应非常好,大部分都是慕名到我们村来购买粉条的人,今年粉条这一项为我们村集体收入增加15万元左右”。
这边是丰收的喜悦,另一边的毛木耳也在努力生长。在九女集镇鹿楼村的毛木耳种植基地,一排排菌袋依次排列,阵阵菌香随风飘来,工人们正在整理菌袋,目前毛木耳正处于分棚期,预计五月下旬成熟。
九女集镇鹿楼村党支部书记张灵富说:“咱这个毛木耳大棚是22个大棚,去掉毛木耳菌袋和工人的工资和建棚用的钱以后,纯收入能达到三四十万”。
鹿楼村流转土地72亩,成立毛木耳种植合作社,针对毛木耳收益高、生长周期短等特点,基地的毛木耳大棚计划从原来的22个棚扩展到30多个棚,在带来收益的同时,也为附近村民在家门口提供了就业岗位。
“我就是本村的村民,因为这边有木耳棚,我们就是在这里面打工,一月挣个三千四千的,在这里打打工也挺方便的,也挺近,老板也不欠工资,到月就把工资发了”,村民陈凤玲说道。
种植的高产高效得益于九女集镇成立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“联合社”发展模式,打破了传统合作社“小而散”的弊端。目前全镇51个村,每个村都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“联合社”的科学统筹与高效引领下,各村的合作社如春日新笋,生长态势迅猛。
九女集镇副镇长陈文平表示,下一步,九女集镇将在巩固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,不断探索新的农业产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(田慧 刘森 刘起韩)
打开“今日成武”看评论